LINE 官方宣佈 LINE@ 生活圈,已在 2020 年全面調整為三個方案:輕用量、中用量、高用量。其中最大差異的就是,訊息用量已不再吃到飽,每個方案都有訊息量的限制,超過訊息量,每則將收取 0.2~0.01 元不等的金額。
受影響的有以下四種帳號類型:LINE@生活圈、LINE官方帳號、LINE Business Connect、LINE Customer Connect,從 2019 年 4 月 18 日起,進行服務整合,統一稱為「LINE官方帳號」。官方帳號加入 LINE 群組發訊息,並不會受到這波收費改版的影響。
LINE 2.0 收費表
(擷取自 LINE 官方帳號後台的方案價目表)
輕用量 | 中用量 | 高用量 | |
推廣方案費用(固定月費) | NT$0 | NT$840 | NT$4,200 |
免費訊息則數 | 500 | 4,000 | 25,000 |
加購訊息費用(每1則) | 不適用 | NT$0.2 | NT$ 0.15 ~ 0.01 |
看起來沒有什麼感覺,這樣有影響很大嗎?
下面有個計算機,可以先算算看。
- 填入目前 LINE @ 的好友數量
- 每週大約群發次數
- 點擊〔計算〕
LINE 2.0 官方帳號收費計算機
LINE 官方帳號好友數量
每週推播(群發訊息)次數
延伸閱讀:
LINE PNP 通知型訊息:有顧客手機號碼就能傳,低成本獲取官方帳號好友!
LINE 購物車再行銷,未結帳商品自動推播,轉換率 20% 不是問題!
中用量 vs. 高用量,將在 20,800 則訊息數時,達到黃金交叉

根據 LINE 官方宣布的價格,用圖表一拉,可以看到當訊息量超過 20,800 時,用「高用量」的方案還比較划算,因為同樣要繳 NT$ 4,200 元,「高用量」方案可以發的訊息額度為 25,000 則,「中用量」方案只有 20,800 則。
推播成本更貴,精準分眾才能讓 CP 值更高
只用 LINE 2.0 官方後台預設的「分眾」,肯定是不夠精準的,因為目前 LINE 官方後台只有 5 種預設的篩選條件:
- 加入好友期間
- 性別
- 年齡
- 地區
- 作業系統

更深入的分類(標籤分眾)
在 2020 年 3 月,LINE 官方帳號後台,開放管理員可以選擇要群發給特定標籤的好友。(目前分眾功能已不提供一般官方帳號使用,需使用官方帳號分眾+,或是像 Omnichat 這樣的外掛服務)
這些標籤分眾,可根據 LINE 用戶是否有點開訊息、是否有點擊連結,來做標籤分類。
點擊再行銷
針對某一次群發訊息,找出有點擊連結的 LINE 好友。
曝光再行銷
針對某一次群發訊息,找出已讀訊息的 LINE 好友。
聊天標籤受眾
LINE 官方帳號管理者,手動對 LINE 好友下的標籤。
用戶 ID 上傳
透過 LINE 外掛模組,或是工程師自行開發,獲取到 LINE 用戶 UID,可自行上傳使用。
但是當討論到擁有「網站」的電商,這個功能仍有其限制。
點擊再行銷
針對某一次群發訊息,找出有點擊連結的 LINE 好友。
曝光再行銷
針對某一次群發訊息,找出已讀訊息的 LINE 好友。

完全是依據官方帳號的好友有沒有與「推播訊息」互動來決定。
聊天標籤受眾
LINE 官方帳號管理者,手動對 LINE 好友下的標籤。
用戶 ID 上傳
透過 LINE 外掛模組,或是工程師自行開發,獲取到 LINE 用戶 UID,可自行上傳使用。
「聊天標籤受眾」需要人工自己去貼標,才能應用。「用戶 ID 上傳」一定要用第三方外掛模組(像是 Omnichat),或是自行開發,才能挖到用戶 LINE ID。
若沒有串接外掛模組,會有什麼侷限?
無法了解這個顧客,是因為好奇,所以點看看?或是已經觀望商品許久,才點看看?無法釐清這個好友「購買的意願」到底有多高,更不能確定這個好友「興趣」為何。
至於「曝光再行銷」,只能確定是否有點開對話(若是快速點擊已讀,截稿前還不確定是否能被計算入「有曝光」,若有被計算進入,那麼這個受眾更不準確了。)
若想要將自家的商品服務,緊密的結合「標籤分眾」,務必要串接第三方的工具(LINE 外掛模組)才能達成。

Omnichat 為 LINE 官方合作的外掛模組商
而 Omnichat 開發的標籤分眾系統,最特別的是「追蹤顧客在網站上購物行為」,自動幫你的 LINE 官方好友貼上標籤、分類。
這是什麼意思呢?
也就是,今天你的顧客無論「打開 LINE 跟你互動」或是「關掉 LINE 瀏覽網站」,Omnichat 持續幫你比對顧客的興趣、瀏覽時間、造訪次數(也就是新客、舊客、忠誠客),這是 Omnichat 結合 LINE 官方帳號、網站後,還可以分類的項目:
- 最後一次互動的時間
- 新客 / 舊客 / 忠實客
- 興趣商品
- 到過購物車
- 結帳完成
- 看過特定頁面,例如:新春優惠活動

串接 LINE 外掛模組後,除了推播算在訊息費用內,「一對一聊天」也可能被算在訊息費用中

精確來說,若我的 LINE 官方帳號,開啟了 Messaging API,串接了第三方的外掛模組,理論上回應模式也會調整到「聊天機器人」(這樣才可以開始使用 LINE 外掛模組的功能)
此時大家應該已經無法用 LINE 2.0 官方帳號後台來回覆客人,只能在第三方的外掛模組來做回應。
這樣的狀況下,只要從發訊給官方帳號好友(包含群發訊息、真人聊天回覆),都會走 Messaging API > Push API 這一條路,如此一來⋯⋯
只要你真人手動回覆客人一則訊息,就會被計算一次訊息數。


除了分眾要更精準,還可轉移一對一聊天到網站客服、Facebook Messenger
LINE 作為台灣普及率最大、最成功的通訊生態系,提高收費方案一定是在所難免,利用 LINE 平台推播訊息,開訊息率也一定是非常高的,但是,該如何好好利用 LINE 生態系的特點,又不會讓電商荷包大失血?

你也許可以考慮將「一對一聊天」這一塊,轉移到其他平台。
- 使用 Facebook Messenger 作為客服詢問平台
- 使用網站客服作為詢問平台
當客人在 LINE 官方帳號上面詢問時,自動回覆,給予一條連結,讓「一對一聊天」在另外一個平台上啟動。

使用 Facebook Messenger
目前 Facebook Messenger 粉專對話是完全不用收費的。
將客服問題轉移到 Facebook 也有其他好處,像是促進 Facebook 粉專的 Like 數量、得到「快速回覆訊息」的徽章,更不用說之後還可以直接用 Facebook Messenger 裡面推播了!


使用網站客服
在 LINE 導到網站客服,除了免收訊息費外,也可讓客人知道,現在在網站上,隨時有問題,就可以開啟右下角的對話泡泡,得到及時的回應。而且更重要的是:
- Omnichat 後台可以知道顧客正在看哪個商品
- 再次導流客人回到網站
在〈LINE@ 收費計算機(2022 最新)LINE2.0 官方帳號費用線上試算〉中有 1 則留言
[…] LINE 官方帳號以使用量計費,可參考這篇:LINE 收費計算機 […]